对微信公众号审稿机制的一点不解

作者: 微信号: 热度:337 2019-03-03

因为昨天有篇文章修改了近两个小时,几次始终被提示“被打回”,现在对审稿机制有点小小困惑,可能也对有些流程不理解:

  1.文字凡是含有大大全名的文章,提示审核3~4个小时,甚至包括含有姓+职务的文章,比如姓+Chairman,General secretary。还有,某些机关名称的文章也是如此,比如CPC Central Committee,Political Bureau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等也是。(用英文代替,原因那啥

  想问下,新华,人民等一众公众号也是审核这么久吗?如果不是,为什么他们光明正大能用的称呼,我们就不能呢?

  想起历史剧里某个场景,宦官(被阉割的人)经常训斥下层官员和百姓的口头语:皇上也是你叫的吗?

  2.昨天看到美驻华使馆公众号的发的特朗普一篇毛衣战讲话文章,想转发过来看看,结果却是提示那啥发不出来。

  想问下,洋人在微信的地盘可以随便说话,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说了呢?

  3.还发现一个问题,如果把文章转成长图片发到微信朋友圈,无论转成什么格式,分享到朋友圈后那图片上的文字始终看不清。记得之前微信是有个功能的:图片选择分享到朋友圈,预览时可以选“原图”。

  现在这个功能没有了,而且,微博的长图片功能也没有了。想问下,是为了防止404后的文章再以这种格式传播吗?

  4.我们既有数百家国家级媒体如新华、央视、人民,省市又有成千上万的地方官媒,各种日报、电视台、广播,如果加上他们的账号矩阵,和各个政府部门的政务账号,形成对个人自媒体绝对的压倒优势,无论数量、人才还是信源。

  如果觉得某些自媒体说得不对,你们可以选择文的,针锋相对的辩论;也可以选择武的,群起而攻之,一人一句话,都可以让人后半生在阴影中度过。如果觉得那是谣言,还可以让警察叔叔去抓那个人。强制闭嘴不是好方式。

  国家用纳税人的钱养着数百万官媒的记者、编辑和媒体人,不能只是学会谄上欺下,没有媒体的良知和思考,纷纷跳进官场的染缸。

  5.其实能理解出于对我们群众智商的保护,对信息进行过滤。但互联网的时代,不是纯粹纸媒的时代,这种做法和互联网的去中心化精神,互联网的技术趋势是相悖的。也就是说,如果真的支持发展互联网,这种做法的成本会越来越高,无论人力还是其他投入。如果一切新技术的应用,先考虑大局和稳定,必然会扯着技术的后退。

  还有,如果真的相信群众心里有杆秤,不要再在互联网采用这种鸵鸟式做法和机制,只能让更多人不适、恐惧和那啥。这种方式带来的互联网表面的和谐,实际上一面是官媒的自嗨表演,一面是更多人因失望而沉默。

  如果真正坚持“四个自信”(道路/理论/文化/制度)并更自信,应该拆掉围墙,多去主动地善意地互动。

  坦诚讲,觉得在民间大部分的企业家人群和绝大部分百姓,比很多官员对“四个自信”其实更自信。

最新文章

我的位置:>首页 > 微信文章 > 微信学院